第(2/3)页 “还请吴内侍走到百米外再点燃引线,点燃后需快速离开。”萧翀继续指点。 吴飞看着李世民,后者轻轻点了点头。 李世民知道萧家这小子如今已经长大了,不会信口开河。 虽然少年的时候调皮了些,好带刀剑,呼朋引类,联合了一帮勋贵弟子在长安城内外快意人生,仗剑瞎搞,美其名曰“行侠仗义、锄强扶弱”,经常被人告上家门,很是令家中长辈头疼。 更夸张的是连家里长辈给他定的亲事,都敢直接拒婚。 连崔氏女都不要,说什么愿不羁一生,仗剑走天涯之类,把萧瑀这个固执介直、偏驳不通的老家伙气得一佛升天、二佛出世,直言让他去庙里出家,献身佛祖,李世民在宫里都有所耳闻。 但自从上了十六岁,这小子就如同换了个人般,不仅参加科举考中进士,还不在长安城肆意瞎搞了。 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摇身一变,成了稳重而年轻的校书郎。 老老实实上了几年班之后,按部就班升了职,眼看前途无量时,又在前年放弃了京内的大好前途,自请外放。 关键外放后,还在短短时间内就做出了一番成绩。 又是在鄮县当地搞水利工程,又是推广数样高产粮种,更弄出了白羽鸡,还解决了蝗灾,挖掘出了异人之后林婉婉。 还有一点令李世民对他刮目相看的是,他得到了滩涂晒盐法,没有选择交给家族里做私盐,而是直接献给了他李二。 鄮县的盐场,也是以朝廷占大额股份。 这其中萧家放弃的利益,李世民心知肚明。 因此他对于萧子房是越看越顺眼的。 虽然萧翀的爷爷萧瑀存在替义成公主复仇的嫌疑,被李世民罢了相位,改任太子少傅,但这不影响萧翀在李世民心中的观感。 此时吴飞已经把这节爆竹放在了马球场外的柳树旁,用萧翀提供的火折子引燃了引信。 看着引信“呲呲”在烧,吴飞还不慌不忙地观察了一会儿,才往后退。 萧翀才不管这不听劝的内侍吴飞死活,反正他该提醒的早就提醒过,此时他自己捂着耳朵,并对李世民大喊:“陛下,捂耳朵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