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灿笑道:“都老了,唇焦口燥的,你那点可怜的口水还够沾手上翻老黄历呀?” 贾道张开嘴指着道:“你看,不干,一点都不干。” 王灿冷冷道:“恶心。” 贾道也没了做戏的兴致。 贾道抚平自己紫衫上的褶皱,轻声道:“你死之后大概人们只记得你做了一件事。” 王灿好奇问道:“哪件?” 贾道朗声道:“就那件只要是官身,可以每天任意在两条河上渡河,分文不取。” 王灿毫不生气,笑道:“所以说嘛,笔杆子不是在文人手中,而是在官身的文人手中。” 贾道点点头,附和道:“只要没有官身,不管你是文坛领袖还是儒林大贤,笔杆子都不是那么要紧了,这不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谢家,又是儒林大贤又是文坛领袖,如何?现在闺女还不是嫁给了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草包。” 王灿道:“老夫觉得直皇子不错呀,怎么在你眼里就成了草包了?” 贾道愤愤道:“德不配位,知不配位,不是草包是什么?” 王灿哈哈大笑,责问道:“直皇子是草包,那你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又是什么?” 这个问题不好应付,贾道没有正面回答,也没有侧面回答,而是疑惑地发问道:“你说奇不奇怪,咱们都属于那种一点就通的吧,你家老婆不差,老子的媳妇更是没得说,怎的就生了这么不成器的玩意了呢?” 王灿望着贾道说道:“想知道啊?” 贾道点头表示自己疑惑不解,并且迫切地想知道原因,头点了拨浪鼓似的。 王灿指了指天空有=又指了指地下,正色道:“上三十三重天问问太上老君啊,下十八层地狱问问七殿阎罗也行。” 贾道自讨了个没趣。 汝阳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都有人进来,今天更甚,南方飒露山也来人了,正是黄翎带着韩豆前来,老道一身麻衫,装扮上跟飒露山老道士根本对不上号,要不看他头上木簪的方向,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黄翎是道士。小道童则是一身干净的紫色道袍,头戴紫色芙蓉冠,左手握着一柄小钟馗式桃木剑,古色古香。 大沁汝阳城布局很奇怪,东西北三门都在北边,其中又以西北三门在沁水河西岸。 黄翎和徒儿步行,游河关乘船进去,只需要到沁水西岸上岸即可,韩豆不是没见过大城,这么大的城却是第一次见,修道几年后,韩豆已经老成持重了很多,就算是惊讶也只会藏在心底,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。 黄翎和徒儿站在船头,师徒两人年纪相差很大,想法也差别很大,韩豆想的是这次下山,必定要斩妖除魔行侠仗义,老道则是只关心当下事,黄翎喃喃道:“也不知徐若冠到了没有。” 韩豆有些好奇师父的功夫,这几年韩豆见师兄使过几次,他也不知道怎么样,只觉得还不错吧!现在他突然有些好奇师父和师兄到底谁更厉害,韩豆问道:“师父和师兄谁更厉害些?” 黄翎问道:“你说的是那个师兄?” 韩豆没好气道:“徒儿说的自然是徐师兄。” 黄翎脸色有些火辣辣的,这个徒儿比较的“谁更厉害些”自然不是比较道法,他现在年纪尚小,还不知道什么叫做道法呢,他说的自然是比较武功,黄翎没有直面回答,笑道:“咱们飒露山上在江湖中排得上名的多了去了,道法高深,没下山过的更多,你怎么就偏偏看重徐若冠呢?” 第(2/3)页